定價: | ¥ 34.4 | ||
作者: | 鄔正義,范瑜,徐惠鋼 著 | ||
出版: | 高等教育出版社 | ||
書號: | 9787040199024 | ||
語言: | 簡體中文 | ||
日期: | 2006-08-01 | ||
版次: | 1 | 頁數: | 429 |
開本: | 16開 | 查看: | 0次 |

服務商城 | 客服電話 | 配送服務 | 優惠價 | 購買 |
![]() | 400-711-6699 | 滿29至69元,免運費! | ¥32.7 | ![]() |
本書全面介紹了現代軍事、工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各個領域中的無線通信技術和網絡技術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知識涵蓋面廣,技術內容新是本書的主要特點。
全書共分10章,第1章是無線通信的基礎知識,第2—9章分別介紹了短波通信、微波通信、衛星通信、數字移動通信、數字廣播電視、無線局域網、Ad Hoc網和無線激光通信等各類現代無線通信技術。第10章介紹了目前國內外關注的OFDN、MIMO和UWB等熱點無線通信新技術。
本書內容豐富、概念清晰、語言通俗易懂、敘述深入淺出、注重理論聯系實際,每章都配備了一定數量的習題和思考題,適合課堂教學,也便于讀者自學和復習。
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應用型本科自動化、計算機、通信、電子等電類各專業的專業基礎課教材,也可作為相關專業人員的自學參考書。
全書共分10章,第1章是無線通信的基礎知識,第2—9章分別介紹了短波通信、微波通信、衛星通信、數字移動通信、數字廣播電視、無線局域網、Ad Hoc網和無線激光通信等各類現代無線通信技術。第10章介紹了目前國內外關注的OFDN、MIMO和UWB等熱點無線通信新技術。
本書內容豐富、概念清晰、語言通俗易懂、敘述深入淺出、注重理論聯系實際,每章都配備了一定數量的習題和思考題,適合課堂教學,也便于讀者自學和復習。
本書可作為高等院校應用型本科自動化、計算機、通信、電子等電類各專業的專業基礎課教材,也可作為相關專業人員的自學參考書。
緒論
第1章 無線通信基礎
1.1 無線電波
1.1.1 無線電波段的劃分
1.1.2 無線電波的傳播特性
1.2 調制與解調
1.2.1 幅度調制
1.2.2 角度調制
1.3 數字通信
1.3.1 基本概念
1.3.2 語音編碼(信源編碼)
1.3.3 數字調制技術
1.3.4 信道編碼與差錯控制技術
1.3.5 擴頻通信技術
1.4 數據通信與網絡
1.4.1 數據通信的特殊性
1.4.2 數據通信系統的組成
1.4.3 數據通信的信息交換方式
1.4.4 數據通信的網絡體系結構與協議
1.4.5 幀中繼與ATM
習題與思考題
第2章 現代短波通信
2.1 概述
2.2 短波在電離層中的傳播特性
2.2.1 短波的傳播方式
2.2.2 最高可用頻率(MUF)
2.2.3 多徑傳播問題
2.2.4 衰落
2.2.5 多普勒頻移
2.3 單邊帶(SSB)短波通信
2.3.1 單邊帶通信原理
2.3.2 單邊帶調制的特點及其技術問題
2.3.3 短波單邊帶信號的產生
2.3.4 單邊帶發射機和接收機
2.4 短波數據通信技術
2.4.1 傳輸高速數據信號的調制技術
2.4.2 時頻組合調制
2.4.3 分集接收技術
2.4.4 差錯控制技術
2.5 短波自適應選頻技術
2.5.1 自適應選頻的基本原理
2.5.2 實時信道估值(RTCE)技術
2.5.3 自適應信號處理技術
2.5.4 自適應控制技術
2.6 短波擴頻與跳頻通信
2.6.1 短波直接擴頻通信系統
2.6.2 短波跳頻擴頻通信技術
2.7 短波通信網
2.7.1 短波自適應通信網
2.7.2 短波跳頻通信網
2.8 短波軟件無線電技術
2.8.1 短波通信技術發展中面臨的問題
2.8.2 軟件無線電的基本概念
2.8.3 短波軟件無線電原理與結構
2.8.4 短波軟件無線電的關鍵技術
習題與思考題
第3章 微波通信
3.1 概述
3.2 微波通信的特點
3.3 微波的視距傳播特性
3.3.1 天線高度與傳播距離
3.3.2 微波的自由空間傳播損耗
3.3.3 地面效應和大氣效應
3.4 微波中繼系統的組成和工作方式
3.4.1 系統組成
3.4.2 中繼方式
3.5 PDH微波中繼通信系統
3.5.1 數字微波通信系統的PCM/TDM復用方式
3.5.2 PDH的復接原理
3.6 SDH微波中繼通信系統
3.6.1 SDH的速率等級與幀結構
3.6.2 SDH的復用原理和映射方法
3.6.3 SDH微波通信的技術特點
3.6.4 SDH微波通信的關鍵技術
習題與思考題
第4章 數字移動通信
第5章 衛星通信
第6章 數字廣播電視
第7章 無線局域網
第8章 AdHOC網絡
第9章 無線激光通信
第10章 無線通信新技術
主要參考文獻
第1章 無線通信基礎
1.1 無線電波
1.1.1 無線電波段的劃分
1.1.2 無線電波的傳播特性
1.2 調制與解調
1.2.1 幅度調制
1.2.2 角度調制
1.3 數字通信
1.3.1 基本概念
1.3.2 語音編碼(信源編碼)
1.3.3 數字調制技術
1.3.4 信道編碼與差錯控制技術
1.3.5 擴頻通信技術
1.4 數據通信與網絡
1.4.1 數據通信的特殊性
1.4.2 數據通信系統的組成
1.4.3 數據通信的信息交換方式
1.4.4 數據通信的網絡體系結構與協議
1.4.5 幀中繼與ATM
習題與思考題
第2章 現代短波通信
2.1 概述
2.2 短波在電離層中的傳播特性
2.2.1 短波的傳播方式
2.2.2 最高可用頻率(MUF)
2.2.3 多徑傳播問題
2.2.4 衰落
2.2.5 多普勒頻移
2.3 單邊帶(SSB)短波通信
2.3.1 單邊帶通信原理
2.3.2 單邊帶調制的特點及其技術問題
2.3.3 短波單邊帶信號的產生
2.3.4 單邊帶發射機和接收機
2.4 短波數據通信技術
2.4.1 傳輸高速數據信號的調制技術
2.4.2 時頻組合調制
2.4.3 分集接收技術
2.4.4 差錯控制技術
2.5 短波自適應選頻技術
2.5.1 自適應選頻的基本原理
2.5.2 實時信道估值(RTCE)技術
2.5.3 自適應信號處理技術
2.5.4 自適應控制技術
2.6 短波擴頻與跳頻通信
2.6.1 短波直接擴頻通信系統
2.6.2 短波跳頻擴頻通信技術
2.7 短波通信網
2.7.1 短波自適應通信網
2.7.2 短波跳頻通信網
2.8 短波軟件無線電技術
2.8.1 短波通信技術發展中面臨的問題
2.8.2 軟件無線電的基本概念
2.8.3 短波軟件無線電原理與結構
2.8.4 短波軟件無線電的關鍵技術
習題與思考題
第3章 微波通信
3.1 概述
3.2 微波通信的特點
3.3 微波的視距傳播特性
3.3.1 天線高度與傳播距離
3.3.2 微波的自由空間傳播損耗
3.3.3 地面效應和大氣效應
3.4 微波中繼系統的組成和工作方式
3.4.1 系統組成
3.4.2 中繼方式
3.5 PDH微波中繼通信系統
3.5.1 數字微波通信系統的PCM/TDM復用方式
3.5.2 PDH的復接原理
3.6 SDH微波中繼通信系統
3.6.1 SDH的速率等級與幀結構
3.6.2 SDH的復用原理和映射方法
3.6.3 SDH微波通信的技術特點
3.6.4 SDH微波通信的關鍵技術
習題與思考題
第4章 數字移動通信
第5章 衛星通信
第6章 數字廣播電視
第7章 無線局域網
第8章 AdHOC網絡
第9章 無線激光通信
第10章 無線通信新技術
主要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