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要聞 |
|
顛覆還是融合:太赫茲電子學vs.光子學 |
太赫茲位于紅外和微波之間,處于宏觀電子學向微觀光子學的過渡階段。這段話大家都已耳熟能詳了。其實這是科學家們客氣的說法,楚河漢界之間自古是紅藍兩軍對壘之地自然少不了命令與征服的故事。 |
·中科院斥資3000萬部署5G芯片研究:“芯片必須是自己的”
|
面對5G無線通信技術的巨大風口,科技國家隊終于出手了。記者3月29日從中國科學院獲悉,今年該院將斥資3000萬元,用18個月的時間,部署面向新一代移動通信的5G芯片產業化項目,以建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5G芯片和網絡關鍵技術創新鏈。 |
·實踐十三號衛星成功發射 開啟中國通信衛星高通量時代
|
4月12日19點04分,實踐十三號(中星十六號)衛星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由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發射入軌。該衛星由航天科技集團五院抓總研制,是中國首顆高通量、電推進工程化應用的通信衛星,也是東方紅三號B平臺全配置的首發星,承擔了中國首次在地球同步軌道衛星上開展對地高速激光通信試驗等任務。 |
·Strategy Analytics:2025年全球物聯網蜂窩連接將突破24億
|
Strategy Analytics物聯網戰略發布的最新研究報告《物聯網蜂窩連接預測(按垂直行業、帶寬和區域劃分)》指出,受汽車、公用事業、安全防護垂直市場所推動,物聯網蜂窩連接將會在2025年有爆發性增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