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技術發達的今天,“信號”并不是個陌生的詞,手機、水利水位監控、森林防火監控、災害應急通訊設備等等,都離不開“信號”。然而,偏遠鄉村、公路鐵路、草原牧區、沙漠綠洲、海上孤島、礦區、風景旅游區等,卻因為位置偏遠、地域廣闊、地形復雜等原因而無法獲得“信號”。針對這一現狀,芯通科技成功研制出第二代高效數字飛地系統,將“信號”帶到了這些地方。
飛地系統高技術帶來信號“低阻礙”
芯通科技技術總監王斌介紹說,“芯通科技第二代高效數字飛地系統引入基站系統射頻拉遠單元(RRU)的設計理念,綜合應用了業內領先的各種無線射頻技術、高性能數字信號處理技術,實現飛地系統新的飛躍。”相比傳統飛地系統,第二代飛地系統是3G通信時代全新的射頻技術對飛地產品的更新換代。
沙漠綠洲、海上孤島、礦區等地區場景特殊,對通信應用系統的遠距離傳輸、大尺度繞射要求較高。針對此,第二代高效數字飛地系統的高效大功率低中頻設計有效解決了這些難題。同時針對復雜環境下的各種外部干擾,第二代高效數字飛地系統通過上行接收數字AGC和下行發射分載波數字ALC功能,這使設備的抗阻塞和抗干擾能力大大提高。同時,飛地系統設備具有極高的對外抑制能力,最小載波間隔支持400kHz,對于提高頻譜利用率,降低設備和載波間干擾都有顯著的作用。
據悉,飛地系統為適應外部復雜的多雷電場景,內置了防雷模塊,防雷等級為20KA。
飛地系統小設備的大能量
與傳統的飛地系統相比較,第二代飛地系統緊湊型設計和高效的散熱技術實現了設備小型化。整機重量均小于12kg,體積均小于12.6L,一人可輕松安裝,使安裝、維修的復雜度和成本大大降低。對于地形復雜的地區,這點尤為重要。同時,有效的散熱技術和工業級應用設計,保證在小體積下能支持-40~55度的工作環境溫度,有效提高設備的環境適應度。
設備小型化的優勢,不僅僅體現在安裝和維修方便,小設備可以就近天線安裝,可減少饋線損耗約2dB,使傳輸和覆蓋距離擴大40%。同時第二代飛地系統優秀的射頻低噪聲性能,較傳統飛地噪聲系數改善2.5dB,使系統的上行覆蓋面積擴大44%。
設備小型化所帶來的安裝便利和信號傳輸距離、覆蓋面積擴大,使芯通科技第二代高效數字飛地系統更加適應于多種復雜應用場景。甘肅某礦區覆蓋系統就是一個典型的,礦區海報2360米,呈狹長S型,四周被大山包圍,信號極差。第二代飛地系統在礦山覆蓋中的傳輸距離達到了11公里,有效解決了礦區工人打電話難的問題。
綠色設計、低能減排
2010年哥本哈根大會,使“低碳生活”、“低碳經濟”的理念迅速傳遍各個行業。通訊應用行業也不例外。芯通科技第二代高效數字飛地系統遵循綠色低碳的設計理念,采用多載波削峰(CFR)、數字預失真(DPD)等線性優化技術和高效率的Doherty功放技術,使整機效率達到業內領先的18%,整機功耗僅為傳統飛地的1/3。
在節能方面,飛地系統采用先進的智能電源管理等節能技術,使耗電量最高可節約70%,使設備約8小時用1度電,更加適宜業務較少且供電困難地區。除了能耗成本的降低,飛地系統可通過監控軟件本地或遠程對系統進行獨立操作,查詢、設置各模塊的工作狀態,有效的降低設備維護成本。
據介紹,芯通科技第二代高效數字飛地已在重慶、甘肅、四川、遼寧等地成功應用,并取得了高質量的網絡覆蓋效果。其投資小、見效快、使用性價比高的特點,有效解決了傳統直放站無法解決的補盲難題。
芯通科技不斷進行技術創新,協助通信運營商信號覆蓋偏遠地區,響應國家“村村通”的號召,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保護人民和國家財產都有著重大意義。
(來源:芯通科技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