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巨頭IBM近日發布了一套 RFID方案,用于追蹤貴重 IT資產。IBM運營的四個數據中心(三個在歐洲,一個在美國),及德國一家保險巨頭運營的一個數據中心,已經采用這套RFID系統提高移動 IT資產(如服務器、筆記本和邊緣設備)追蹤的速度和精確度。由于這幾個數據中心的成功應用,IBM現決定將這套解決方案向其它應用行業推廣。
據 Nancy Kingston稱,這套方案由都柏林 IBM研發中心開發,目的是解決來自IBM內部或 IBM客戶的需求。整套方案包括硬件、軟件和安裝服務。
這套系統被終端用戶采用之前就顯示了光明的應用前景,Kingston稱。英國一個 IBM測試中心曾開展了一項時間和運動研究,研究包括采用條形碼掃描儀和 RFID手持閱讀器對 150個貼標資產進行盤點。她稱,結果表明RFID盤點比條形碼盤點要快6.5倍,比手工盤點快了11倍。
實際環境中的應用更是充分證明這一點,Kingston稱,采用RFID標簽,IT資產的盤點是手工的15倍。“在速度和精確度方面,RFID(與條形碼相比)有著不可比擬的優勢。”IBM已推出了一系列 RFID方案,用于提高多個行業(從醫療行業到制造業)的商業流程,這套解決方案由 IBM和標簽制造商 Omni-ID合作開發,是最新推出的 RFID方案。
總的來說,在過去一年RFID資產追蹤應用的增長速度十分引人注目。標簽制造商開發出在金屬環境下運行良好的無源標簽,這意味著無源標簽也進入了資產追蹤應用市場。到目前為止,絕大多數資產追蹤采用有源RFID標簽。
Omni-ID的Prox標簽符合EPC Gen 2 標準,尺寸為35mm×10mm ×4mm,比絕大多數應用在金屬表面的無源標簽要小。標簽的電漿子結構(可反射一臺閱讀器的RF信號,并將它集中于標簽的RFID芯片)使它免受水、金屬和外界材料的干擾。標簽芯片的用戶內存為 240字節的,讀取距離達8英尺。
IBM為數據中心提供的 RFID標簽事先編入唯一的一個序列號,當中心將標簽應用于設備時,將標簽ID號(印刷在標簽表面、以文本或條形碼的形式)與所應用的資產內部的識別碼相對應。據Omni-ID主席Thomas Pavela稱,Omni-ID和IBM目前合作開發一種方式,讓終端用戶可以在一張小RFID標簽上編入或打印所選擇的ID碼或條形碼,接著將標簽粘貼在含有電漿子結構層的塑料外殼的底部,從而形成一個完整的標簽。這樣,Pavela稱,顧客便可以將資產的內部識別碼直接編入標簽,十分靈活。
運行在IBM WebSphere Premises Server平臺上的軟件儲存著每個資產標簽的數據,并負責維護標簽數據和資產位置的數據庫。
Kingston稱,IBM這套解決方案起價低于$100,000,包括兩個手持Intermec計算機,一個IP4 RFID閱讀器和一個條形碼掃描儀IBM資產追蹤軟件和Microsoft XP 操作系統、5000枚Omni-ID Prox標簽。 IBM稱金融行業對這套的方案表示了較強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