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有大規模物質外流的星系
本期封面所示為從其核心區域有強大的大規模物質外流的一個星系,是藝術家的一個想象圖。Francesco Tombesi等人報告,他們在IRAS F11119+3257 (一個附近的(z = 0.189)、在光學上被歸為1-型的、其中有強大分子外流的超亮紅外星系)的X-射線光譜中檢測到了具有溫和相對論速度的強大吸積盤風(accretion-disk wind)。這些風的能量狀況與認為“活動星系核”風能提供將能量轉移到星際介質的一個高效方式的觀點相一致,并且支持認為這種風影響超大質量黑洞和它們主星系演化的理論。封面圖片:ESA/ATG medialab。
一個早期成星星系被觀測到
早期宇宙中星系的紅外和毫米波觀測測量結果將可顯示它們的詳細特性,但此前一直沒有關于富含金屬的塵埃星系(大多數恒星從中形成的典型星系)的這種數據。Darach Watson等人在本文中發表了對一個原始成星星系(高紅移星系A1689-zD1)的紅外光譜和毫米波連續觀測結果,這些數據使研究人員能夠對該星系的塵埃質量、總成星速度和塵埃-氣體比進行計算。他們計算出其紅移值為z = 7.5±0.2,總成星速度約為每年12個太陽質量。該星系處于高度演變狀態,具有很大恒星質量,其塵埃-氣體比接近銀河系。
群體量子糾纏
糾纏是量子技術可以將其用于經典技術不可能實現之應用的關鍵資源。由糾纏粒子構成的大型系綜在量子計量上會有用,但它們卻難以生成。Vladan Vuleti? 及同事演示了來自與一個原子系綜發生相互作用的一個激光的單一光子的檢測何以能夠產生近3000個原子的糾纏。具有很多原子的原子系綜的糾纏以前也曾產生過,但如同用“Wigner 函數”所量化的那樣,它們只有弱的非經典性(non-classicality)特征。然而,本文所描述的糾纏原子卻表現出一個負的“Wigner 函數”,因而也是高度非經典的,從而為在大規模原子系綜中形成 “薛定諤貓”狀態提供了一條現實途徑。該結果還有待進一步優化才能在計量應用中具有一個量子優勢,但它是朝著這一目標所邁出的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