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常指頻率在1000兆赫(MHz)以上(波長在30厘米以下)的電磁波,利用微波傳播進行的通信稱為微波通信。
微波的傳播特性類似于光的傳播,一般沿直線傳播,繞射能力很弱,一般進行視距內的通信,對于長距離通信可采用接力的方式,為微波接力通信,或稱微波中繼通信也可利用對流層傳播進行通信,稱為對流層散射通信;或利用人造衛星進行轉發,即衛星通信。
微波通信的特點是:
通信頻段的頻帶寬,傳輸信息容量大
微波頻段占用的頻帶約 300GHz,而全部長波、中波和短波頻段占有的頻帶總和不足 30MHz。一套微波中繼通信設備可以容納幾千甚至上萬條話路同時工作,或傳輸電視圖像信號等寬頻帶信號。
通信穩定、可靠
當通信頻率高于100MHz 時,工業干擾、天電干擾及太陽黑子的活動對其影響小。由于微波頻段頻率高,這些干擾對微波通信的影響極小。數字微波通信中繼站能對數字信號進行再生,使數字微波通信線路噪聲不逐站積累,增加了抗于擾性。因此,微波通信較穩定和可靠。
接力
在進行地面上的遠跟離通信時,針對微波視距傳播特性和傳輸損耗隨題離增加的特性,必須采用接力的方式,發端信號經若干中間站多次轉發,才能到達收端。
通信靈活性較大
微波中繼通信采用中繼方式,可以實現地面上的遠距離通信,并且可以跨越沼澤、江河、高山等特殊地理環境。在遭遇地震、洪水、戰爭等災禍時,通信的建立及轉移都較容易,這些方面比有線通信具有更大的靈活性。
天線增益高、方向性強
當天線面積給定時,天線增益與工作波長的平方成反比。由于微波通信的卜作波長短,天線尺寸可做得很小,通常做成增益高,方向性強的面式天線。這樣可以降低微波發信機的輸出功率,利用微波天線強的方向性使微波電磁波傳播特方向對準下一接收站,減少通信中的相互于擾。
投資少、建設快
與其他有線通信相比,在通信容量和質量基本相同的條件下,按話路公里計算,微波中繼通信線路的建設費用低,建設周期短。
數字化
對于數字微波通信系統來說,是利用微波信道傳輸數字信號,因為基帶信號為數字信號,所以稱為數字微波通信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