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4日,中國交通部下發通知要求所有新進入運輸市場的重型載貨汽車和半掛牽引車,應加裝北斗/GPS雙模車載終端設備。但據業內人士透露,目前民用北斗車載導航儀在在測試階段,性價比和精度都沒有想象中的高,不如GPS。
從去年12月28日起,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正式提供試運行服務,這意味著,北斗衛星導航從軍用開始轉向民用市場。
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是中國自行研制的全球衛星定位與通信系統(BDS),是繼美全球定位系統(GPS)和俄GLONASS之後第三個成熟的衛星導航系統。從去年12月28日起,北斗衛星導航系統正式提供試運行服務,這意味著,北斗衛星導航從軍用開始轉向民用市場。
目前民用導航95%的市場都被GPS占領。2009年我國衛星導航產業全年產值為400億,2010年年產值為500億,但是北斗產品僅占總市場份額的5%。
北斗星通是中國的北斗導航系統眾多的支撐系統之一,為北斗衛星建設系統提供民用和航用的運營和建設服務。其它公司也在做,但目前還不及北斗星通。
斗星星通成姓公關負責人介紹,北斗星通是有自己的汽車電子導航的業務板塊,也有運營車聯網。目前有三個生產基地,分別在重慶江蘇和深圳。在所有的導航業務中,比較突出的是芯片的研究,是國內首款兼容各大系統的芯片。
北斗星通董事長周儒欣在接受媒體采訪時稱,目前北斗的收入已經占到整個公司的收入超過50%。他還曾透露,2011年北斗星通截至到三季報保持了營收50%以上的增長。周儒欣還表示會應該積極地開發國內市場,用北斗占領更多的國內市場份額,即使不能把GPS全擠出去,最起碼要在中國有比較大的份額。
車載衛星定位系統最重要的部件是芯片。上海一家生產研發GPS定位系統的公司上海軒慧通信的內部人士告訴記者,目前他們還在測試北斗的車載導航,還沒有正式推。因為和GPS比起來,北斗導航儀一是性價比不高,二是精度沒有想象中好。
與GPS相比,北斗目前價格較高,因此若要拓展民用領域,國家必須給予相應的支持。中國或許可以對北斗采購進行補貼或者制定相應的導航標準提高北斗的市場占有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