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1日,新一代移動通信無線網絡與芯片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第一屆三次技術委員會會議在大唐電信集團懷柔5G試驗中心召開。技術委員會主任鄔賀銓院士,理事會理事、大唐電信集團副總裁陳山枝,工業和信息化部周寶信局長,以及中國聯通、中國電信、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軍委裝備發展部等多位專家出席了會議。實驗室副主任、大唐電信集團總工程師王映民在會上對2016年實驗室取得的豐碩成果和2017年的研究規劃作了詳細匯報。大唐移動副總經理孫曉南匯報了5G測試情況并進行了現場測試演示。技術委員會委員聽取了實驗室的工作匯報,并觀看了現場的5G測試,對實驗室今后的研究規劃進行了深入討論。
2016年,實驗室在移動通信無線網絡、芯片技術、科研儀表各方向都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一是在無線網絡方面,提出了面向5G NR標準化版本的系列關鍵技術和系統方案設計,完成工信部組織的5G第一階段技術試驗。首發業界最大規模的256元大規模天線陣列,業界獨家進行超密集組網室外組網驗證,圖樣分割非正交多址接入(PDMA)上行接入用戶數提升3倍,實現基于SDN/NFV大唐云平臺及MANO。完成NB-IoT的接入網和核心網設備開發,設計了同步校準技術和私有算法,有效提升數據傳輸的可靠性、移動性和系統的覆蓋能力。車聯網方面,發布了基于自研芯片的LTE-V設備,參與重慶等示范區的道路測試,成功主辦了智能網聯V2X技術高峰論壇。基于實驗室技術研發的TD-LTE/TD-LTE-A的全套基站設備產品2016年實現合同額超過20.6億元。二是在集成電路SOC芯片方面,研發全新Modem SDR 開放通信應用平臺,開發出支持LTE-A的多模SDR芯片、無人機解決方案、寬帶集群解決方案等多種應用。三是在科研儀表方面,LTE協議一致性測試儀持續改進性能,作為唯一商用國產入網測試儀表,取得良好效益。
在研究規劃中,移動通信無線網絡研究方向主要包括5G、LTE-V車聯網的關鍵技術研究與系統驗證;移動通信芯片技術研究方向主要包括支持專網應用和特通應用的SDR技術平臺等。技術委員會一致認為,相關規劃立足依托單位的基礎,符合產業發展的方向,符合實驗室定位與發展目標。
今后,新一代移動通信無線網絡與芯片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將依托積累的自主核心技術,促進5G、車聯網以及通信芯片產業的快速成熟,以知識產權共享、專利許可、產業聯盟、原型系統轉讓等多種互補支撐方式實現實驗室的產業輻射和行業帶動功能,為推動我國無線移動通信技術的整體進步和產業升級做出重要貢獻。
專家觀看大唐5G演示
新一代移動通信無線網絡與芯片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召開第一屆三次技術委員會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