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E業務場景
LTE作為新一代寬帶無線移動通信的領軍技術,具備更高的數據傳輸率、更靈活的頻譜帶寬配置、更小的系統時延、更低的運營成本、更多樣化的業務、以及無縫移動性等特點。
在LTE階段,單基站/單載扇的峰值速率預計達到3G基站的10倍以上,而且峰值速率是均值速率的4-6倍。和比較3G相比,更容易發生擁塞,如果不部署QoS,信令、語音等高優先級業務得不到保證,造成業務中斷。
本文重點關注eNodeB和aGW之間移動承載網絡相關QoS技術應用。華為移動承載方案采用ATN系列設備和CX系列設備構建的無線接入網,具備優秀FMC承載能力和簡單靈活的組網形式。從CSG到RSG之間采用層次化的設計,適合規模較大的網絡承載。組網示意圖如下所示:
IP/MPLS QoS簡介
1、QoS模型
IP服務模型,是指一組端到端的QoS功能,通常QoS提供以下三種服務模型:
Best-Effort service(盡力而為服務模型)
Integrated service(綜合服務模型,簡稱Intserv)
Differentiated service(區分服務模型,簡稱Diffserv)
DiffServ模型,可以滿足用戶不同的QoS需求。與Integrated Service不同,它不需要信令,即在一個業務發出報文前,不需要通知路由器。對Differentiated Service,網絡不需要為每個流維護軟狀態,它根據每個報文指定的QoS標記(著色結果),來提供特定的服務。當網絡出現擁塞時,根據不同的服務等級要求,有差別地進行流量控制和轉發來解決擁塞。采用相對優先權機制,有區別地控制不同信息流的分組聚類和轉發行為,從而在保證服務質量和解決擁塞之間取得一個良好的折衷。
2、HQoS
傳統的QoS采用一級調度,單個端口只能區分業務優先級,無法區分用戶。只要屬于同一優先級的流量,使用同一個端口隊列,不同用戶的流量彼此之間競爭同一個隊列資源,無法對端口上單個用戶的單個流量進行區分服務。
HQoS即層次化QoS(Hierarchical Quality of Service),是一種通過多級隊列調度機制,解決Diffserv模型下多用戶多業務帶寬保證的技術。
HQoS采用多級調度的方式,可以精細區分不同用戶和不同業務的流量,提供區分的帶寬管理。為了實現分層調度,HQoS采用樹狀結構的層次化調度模型,HQoS層次化調度中,可以只有一層中間節點,實現三層調度結構;也可以有多層中間節點,實現多層調度結構。
3、MPLS QoS
在MPLS網絡中,路由器不會檢查IP報文頭的內容,因此無法通過ToS或DSCP字段來進行流量分類。一般目前網絡上提供最多4種類型的服務,E-LSP就可以滿足了。
DiffServ體系結構允許DS域內的中間節點檢查并修改IP Preference、DSCP或Exp值,統稱COS(Class of Service)值,這會導致報文的COS值在IP網絡和MPLS網絡傳輸過程中都可能發生變化。
因此,在報文進入MPLS網絡或從MPLS網絡離開進入IP網絡時,運營商需要在MPLS邊緣路由器對COS(Class of Service)處理做出選擇:是否信任IP/MPLS報文已經攜帶的COS信息。RFC3270中定義了三種COS處理模式:Uniform、Pipe和Short Pipe。
LTE QoS應用
LTE無線層通過信令控制、資源預留等可端到端實現業務層QoS控制,但隨著承載網的IP化,網絡擁塞、丟包、抖動、延時等質量問題將影響到LTE業務層的QoS質量。無擁塞的IP承載網是不存在的,關鍵是發生擁塞之后,如何保障業務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