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凡谷公司是國內移動通信天饋系統射頻配套器件行業的龍頭企業:主要產品包括移動通信射頻子系統、雙工器和濾波器。2006年銷售收入為8.18億元,占全球射頻器件市場份額的8.78%,排名國際第四、國內第一。
移動通信射頻器件行業成長前景看好:預計2007年-2010年全球移動通信射頻器件市場能夠保持15%的年復合增長率,2010年全球射頻器件市場規模將達到17.59億美元。國內移動通信行業的高速發展以及華為、中興在全球移動通信設備制造業中的崛起帶動了國內移動通信射頻器件行業的迅速成長。
公司的主要競爭優勢在于:(1)專業化研發,規模化生產。公司在移動通信天饋領域有18年的研發經驗,擁有從研發、壓鑄、機械加工、表面處理到電子裝配縱向集成的一體化制造體系。(2)長期穩定的客戶關系。公司與其最大的客戶―華為之間合作超過10年,并在2000年以來陸續成為摩托羅拉、愛立信、諾基亞等國際級大公司的合格射頻器件供應商。
盈利預測及估值:預計公司07-09年營業收入和凈利潤的年復合增長率能保持在20%以上,對應07、08、09年的EPS分別為0.93元、1.19元、1.49元。考慮到公司處于快速成長的移動通信行業,我們認為公司合理的動態市盈率應在30倍-32倍之間,按照預測的08年業績計算,公司股票上市后的合理股價應在35.7元~38.1元之間。
公司面臨的主要風險:(1)客戶集中度風險:公司主要銷售收入集中在華為一家客戶上。(2)主要產品毛利率下降風險:上游廠商的價格競爭壓力和金屬材料價格上漲可能導致公司主要產品射頻子系統和雙工器的毛利率下降。
1.公司概況
1.1公司基本情況
公司成立于2002年12月,注冊資本16,000萬元。孟慶南及其配偶王麗麗各持有公司股份6,372萬股,共占公司發行后總股本的59.60%,是公司的實際控制人。
公司是國內移動通信天饋系統射頻配套器件行業的龍頭企業,2006年銷售收入8.18億元,占全球射頻器件市場份額的8.78%,排名國際第四、國內第一。公司主要產品是應用于各種2G、3G移動通信系統中的射頻子系統、雙工器和濾波器。公司的客戶都是國內外領先的通信設備制造巨頭華為、摩托羅拉、諾基亞和愛立信等。
1.2公司股本結構
公司是一家家族企業,此次發行5,380萬股后,孟慶南及其關聯方合計持有公司72.32%的股權,仍處于絕對控股地位。
1.3控股子公司
2.行業概況
2.1公司所處產業鏈介紹
公司所處行業是移動通信設備制造業,子行業屬于移動通信射頻器件制造業。移動通信運營商處于產業鏈的核心地位,由其決定移動通信設備的投資規模,然后向系統集成商提出采購計劃,系統集成商再根據計劃向各器件供應商采購。
國內外移動運營商和系統集成商都已經形成巨寡頭壟斷。移動設備集成商行業集成度很高,愛立信等6家國際大型移動通信系統集成商占有約80%的市場份額。
2.2全球和我國移動通信產業發展迅速
2.2.1全球移動通信產業發展狀況
移動通信設備制造業增長的驅動力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移動通信用戶規模增長帶來的設備擴容需求;二是移動通信技術進步帶來的設備升級需求。
用戶規模方面:近十年全球移動通信用戶規模一直保持25%的年復合增長率,截至2007年上半年全球移動用戶數已經接近30億戶。技術進步方面:3G技術成熟并在全世界范圍內規模化商用,截至2006年5月底,全球共頒發156張3G許可證,建成281個商用3G網絡。
從行業趨勢上看,移動通信設備制造業正處于需求驅動的行業成長期,據咨詢機構In-Sat的研究報告預測,全球移動基站數量將從2004年的180萬個增長到2009年的350萬個。
移動通信基站數量逐年增加,作為配套的基站天饋系統射頻器件市場規模也持續增長。展望未來,3G、4G的全球范圍商用、發達國家的移動通信網絡技術升級和發展中國家移動通信系統設備擴容,都將給移動通信射頻器件市場帶來新的需求。據漢鼎世紀預測,全球移動通信射頻器件市場從2007年到2010年都能夠保持15%以上的年復合增長率,2010年市場規模可達17.59億美元。
2.2.2我國移動通信產業發展狀況
截至2007年10月,我國的移動通信用戶總數已經達到5.31億,移動電話普及率達到39.9%。世界范圍內,主要發達國家的移動電話普及率平均為80.2%。中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人口基數大,經濟發展快,移動通信用戶數增長的空間很大。
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分別擁有世界最大的GSM和CDMA網絡,它們對設備的擴容需求直接帶動了國內移動通信設備制造廠商的發展,產生了華為、中興這樣的國際級電信設備制造商,同時華為、中興在國內外市場份額的提升促進了國內相關器件生產商的成長。
目前由中國移動主導的TD-SCDMA試驗正在進行,我們預計未來幾年隨著中國3G牌照的發放,移動運營商在保持2G網絡投資平穩的同時會逐步加大3G系統設備方面的投資,中國的移動通信設備制造企業將迎來巨大的發展機遇。
2.3射頻器件行業競爭狀況及公司的競爭優勢
2.3.1射頻器件行業競爭狀況
全球移動通信天饋系統射頻器件的主要供應商為Powerwave、Andrew等國際型公司,占據行業市場份額80%以上,但近幾年國內射頻器件廠商市場份額增加很快。
武漢凡谷2006年銷售收入達到人民幣8.18億元,占全球射頻器件市場份額8.78%,排名第四位,已經成為國際大型移動通信系統集成商的重要供應商。
2.3.2相比國際競爭對手的競爭優勢
1、縱向集成的一體化制造體系
國際競爭對手Powerwave、Andrew等公司僅從事生產射頻器件多個環節中的某一個或幾個,而武漢凡谷擁有研發、壓鑄、機械加工、表面處理、電子裝配縱向集成一體化的制造體系,多個生產環節的毛利累計可保證公司整體毛利水平較高,而且一體化制造體系能夠強化生產環節之間的溝通,保證了快速反應能力。
2、地處中國的地緣和成本優勢
國際大型系統集成商摩托羅拉、愛立信、諾基亞、華為、中興等都在中國設立了移動系統設備生產基地,作為射頻配套廠商,在快速滿足客戶生產需求、提供良好的售后服務方面,武漢凡谷有地緣優勢。射頻器件需要大量的手工調試專業人員,國際競爭對手熟練技術員工成本較高,公司處于中國內地,有人力成本低的優勢。
2.3.3相比國內競爭對手的競爭優勢
武漢凡谷的國內競爭對手主要有深圳的大富科技和國人通信,其中大富科技是Kathrein在國內的合資公司,2005年成為華為的合格供應商;國人通信目前主要專注于運營商市場的無線覆蓋產品,在射頻器件方面與武漢凡谷的競爭不大。相比國內的競爭對手,公司的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兩點:
1、長期積累的自有技術,強大的研發創新能力
射頻行業對專業技術積累要求很高,公司在移動通信天饋系統研發和生產方面有18年的專業經驗,已經取得了13項技術專利并有7項專利正在申請中,還有多個項目、產品被列為國家級火炬計劃項目和國家重點新產品。
2、已有的生產規模優勢,良好的大客戶合作關系
公司早在1996年就成為華為的合格供應商,之后陸續成為摩托羅拉、諾基亞、愛立信等國際級大公司的合格供應商。經過18年的發展,公司形成了從產品設計、工藝優化到中試驗證、批量生產這樣一個整體的生產流程體系,設計的產品在大批量生產前技術性能完善,能夠適應規模化生產的需求。
各系統集成商依賴于器件供應商提供后續保修、產品升級等服務,因此系統集成商通常與器件供應商保持長期穩定、相互依存的采購供貨關系。
3.公司主營業務分析
3.1公司主營業務收入情況
公司已經成為全球移動通信天饋系統射頻子系統及器件的重要供應商。04-06年公司分別實現營業收入3.1億元、4.8億元、8.1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為38.1%。從公司產品類別看,射頻子系統和雙工器是公司的主要產品。近年射頻子系統和雙工器的營業收入占總營業收入比例呈上升趨勢:2004年為82.1%,2007年上半年為95.77%。
雙工器主要用于基站天線的收發共用,在2G和3G基站中應用都很廣泛。2006年華為基站出貨量增加,公司雙工器銷量同比增長244%;2007年中國TD-SCDMA網絡開工建設,07年上半年公司雙工器銷量已經達到06年銷量的74%。雙工器是未來公司收入增長中的亮點。
射頻子系統是基站中的射頻集成器件,公司的射頻子系統目前主要應用于3G標準的基站中,主要用戶是華為和諾基亞。得益于華為的3G基站出貨量的增加,公司射頻子系統的銷量近兩年都保持100%左右的增長。此外,公司計劃拓展主營產品線,用自籌資金投入數字微波和塔放的開發和生產,預計項目投產后能夠帶來4.25億的業務收入。我們認為公司通過豐富產品線可以降低對雙工器和射頻子系統這兩個主要產品的依賴度。
從銷售收入來源看,華為、摩托羅拉、愛立信、諾基亞是公司的主要客戶,其中來自華為的銷售收入占比一直較高。
3.2公司
移動通信射頻器件行業成長前景看好:預計2007年-2010年全球移動通信射頻器件市場能夠保持15%的年復合增長率,2010年全球射頻器件市場規模將達到17.59億美元。國內移動通信行業的高速發展以及華為、中興在全球移動通信設備制造業中的崛起帶動了國內移動通信射頻器件行業的迅速成長。
公司的主要競爭優勢在于:(1)專業化研發,規模化生產。公司在移動通信天饋領域有18年的研發經驗,擁有從研發、壓鑄、機械加工、表面處理到電子裝配縱向集成的一體化制造體系。(2)長期穩定的客戶關系。公司與其最大的客戶―華為之間合作超過10年,并在2000年以來陸續成為摩托羅拉、愛立信、諾基亞等國際級大公司的合格射頻器件供應商。
盈利預測及估值:預計公司07-09年營業收入和凈利潤的年復合增長率能保持在20%以上,對應07、08、09年的EPS分別為0.93元、1.19元、1.49元。考慮到公司處于快速成長的移動通信行業,我們認為公司合理的動態市盈率應在30倍-32倍之間,按照預測的08年業績計算,公司股票上市后的合理股價應在35.7元~38.1元之間。
公司面臨的主要風險:(1)客戶集中度風險:公司主要銷售收入集中在華為一家客戶上。(2)主要產品毛利率下降風險:上游廠商的價格競爭壓力和金屬材料價格上漲可能導致公司主要產品射頻子系統和雙工器的毛利率下降。
1.公司概況
1.1公司基本情況
公司成立于2002年12月,注冊資本16,000萬元。孟慶南及其配偶王麗麗各持有公司股份6,372萬股,共占公司發行后總股本的59.60%,是公司的實際控制人。
公司是國內移動通信天饋系統射頻配套器件行業的龍頭企業,2006年銷售收入8.18億元,占全球射頻器件市場份額的8.78%,排名國際第四、國內第一。公司主要產品是應用于各種2G、3G移動通信系統中的射頻子系統、雙工器和濾波器。公司的客戶都是國內外領先的通信設備制造巨頭華為、摩托羅拉、諾基亞和愛立信等。
1.2公司股本結構
公司是一家家族企業,此次發行5,380萬股后,孟慶南及其關聯方合計持有公司72.32%的股權,仍處于絕對控股地位。
1.3控股子公司
2.行業概況
2.1公司所處產業鏈介紹
公司所處行業是移動通信設備制造業,子行業屬于移動通信射頻器件制造業。移動通信運營商處于產業鏈的核心地位,由其決定移動通信設備的投資規模,然后向系統集成商提出采購計劃,系統集成商再根據計劃向各器件供應商采購。
國內外移動運營商和系統集成商都已經形成巨寡頭壟斷。移動設備集成商行業集成度很高,愛立信等6家國際大型移動通信系統集成商占有約80%的市場份額。
2.2全球和我國移動通信產業發展迅速
2.2.1全球移動通信產業發展狀況
移動通信設備制造業增長的驅動力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移動通信用戶規模增長帶來的設備擴容需求;二是移動通信技術進步帶來的設備升級需求。
用戶規模方面:近十年全球移動通信用戶規模一直保持25%的年復合增長率,截至2007年上半年全球移動用戶數已經接近30億戶。技術進步方面:3G技術成熟并在全世界范圍內規模化商用,截至2006年5月底,全球共頒發156張3G許可證,建成281個商用3G網絡。
從行業趨勢上看,移動通信設備制造業正處于需求驅動的行業成長期,據咨詢機構In-Sat的研究報告預測,全球移動基站數量將從2004年的180萬個增長到2009年的350萬個。
移動通信基站數量逐年增加,作為配套的基站天饋系統射頻器件市場規模也持續增長。展望未來,3G、4G的全球范圍商用、發達國家的移動通信網絡技術升級和發展中國家移動通信系統設備擴容,都將給移動通信射頻器件市場帶來新的需求。據漢鼎世紀預測,全球移動通信射頻器件市場從2007年到2010年都能夠保持15%以上的年復合增長率,2010年市場規模可達17.59億美元。
2.2.2我國移動通信產業發展狀況
截至2007年10月,我國的移動通信用戶總數已經達到5.31億,移動電話普及率達到39.9%。世界范圍內,主要發達國家的移動電話普及率平均為80.2%。中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人口基數大,經濟發展快,移動通信用戶數增長的空間很大。
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分別擁有世界最大的GSM和CDMA網絡,它們對設備的擴容需求直接帶動了國內移動通信設備制造廠商的發展,產生了華為、中興這樣的國際級電信設備制造商,同時華為、中興在國內外市場份額的提升促進了國內相關器件生產商的成長。
目前由中國移動主導的TD-SCDMA試驗正在進行,我們預計未來幾年隨著中國3G牌照的發放,移動運營商在保持2G網絡投資平穩的同時會逐步加大3G系統設備方面的投資,中國的移動通信設備制造企業將迎來巨大的發展機遇。
2.3射頻器件行業競爭狀況及公司的競爭優勢
2.3.1射頻器件行業競爭狀況
全球移動通信天饋系統射頻器件的主要供應商為Powerwave、Andrew等國際型公司,占據行業市場份額80%以上,但近幾年國內射頻器件廠商市場份額增加很快。
武漢凡谷2006年銷售收入達到人民幣8.18億元,占全球射頻器件市場份額8.78%,排名第四位,已經成為國際大型移動通信系統集成商的重要供應商。
2.3.2相比國際競爭對手的競爭優勢
1、縱向集成的一體化制造體系
國際競爭對手Powerwave、Andrew等公司僅從事生產射頻器件多個環節中的某一個或幾個,而武漢凡谷擁有研發、壓鑄、機械加工、表面處理、電子裝配縱向集成一體化的制造體系,多個生產環節的毛利累計可保證公司整體毛利水平較高,而且一體化制造體系能夠強化生產環節之間的溝通,保證了快速反應能力。
2、地處中國的地緣和成本優勢
國際大型系統集成商摩托羅拉、愛立信、諾基亞、華為、中興等都在中國設立了移動系統設備生產基地,作為射頻配套廠商,在快速滿足客戶生產需求、提供良好的售后服務方面,武漢凡谷有地緣優勢。射頻器件需要大量的手工調試專業人員,國際競爭對手熟練技術員工成本較高,公司處于中國內地,有人力成本低的優勢。
2.3.3相比國內競爭對手的競爭優勢
武漢凡谷的國內競爭對手主要有深圳的大富科技和國人通信,其中大富科技是Kathrein在國內的合資公司,2005年成為華為的合格供應商;國人通信目前主要專注于運營商市場的無線覆蓋產品,在射頻器件方面與武漢凡谷的競爭不大。相比國內的競爭對手,公司的優勢主要體現在以下兩點:
1、長期積累的自有技術,強大的研發創新能力
射頻行業對專業技術積累要求很高,公司在移動通信天饋系統研發和生產方面有18年的專業經驗,已經取得了13項技術專利并有7項專利正在申請中,還有多個項目、產品被列為國家級火炬計劃項目和國家重點新產品。
2、已有的生產規模優勢,良好的大客戶合作關系
公司早在1996年就成為華為的合格供應商,之后陸續成為摩托羅拉、諾基亞、愛立信等國際級大公司的合格供應商。經過18年的發展,公司形成了從產品設計、工藝優化到中試驗證、批量生產這樣一個整體的生產流程體系,設計的產品在大批量生產前技術性能完善,能夠適應規模化生產的需求。
各系統集成商依賴于器件供應商提供后續保修、產品升級等服務,因此系統集成商通常與器件供應商保持長期穩定、相互依存的采購供貨關系。
3.公司主營業務分析
3.1公司主營業務收入情況
公司已經成為全球移動通信天饋系統射頻子系統及器件的重要供應商。04-06年公司分別實現營業收入3.1億元、4.8億元、8.1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為38.1%。從公司產品類別看,射頻子系統和雙工器是公司的主要產品。近年射頻子系統和雙工器的營業收入占總營業收入比例呈上升趨勢:2004年為82.1%,2007年上半年為95.77%。
雙工器主要用于基站天線的收發共用,在2G和3G基站中應用都很廣泛。2006年華為基站出貨量增加,公司雙工器銷量同比增長244%;2007年中國TD-SCDMA網絡開工建設,07年上半年公司雙工器銷量已經達到06年銷量的74%。雙工器是未來公司收入增長中的亮點。
射頻子系統是基站中的射頻集成器件,公司的射頻子系統目前主要應用于3G標準的基站中,主要用戶是華為和諾基亞。得益于華為的3G基站出貨量的增加,公司射頻子系統的銷量近兩年都保持100%左右的增長。此外,公司計劃拓展主營產品線,用自籌資金投入數字微波和塔放的開發和生產,預計項目投產后能夠帶來4.25億的業務收入。我們認為公司通過豐富產品線可以降低對雙工器和射頻子系統這兩個主要產品的依賴度。
從銷售收入來源看,華為、摩托羅拉、愛立信、諾基亞是公司的主要客戶,其中來自華為的銷售收入占比一直較高。
3.2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