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杭州中科微電子有限公司(以下稱:中科微)研制成功北斗單芯片,將北斗射頻芯片,北斗基帶芯片集成為一個北斗芯片,采用領先的55納米工藝制程,各項性能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標志著國產北斗芯片全面進入單芯片時代。 實現了我國北斗衛星導航技術領域一次重大的技術突破。
杭州中科微是中國科學院微電子研究所和杭州市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聯合創建的集成電路設計公司。作為國內北斗芯片的核心廠家,中科微一直活躍在北斗芯片的第一線,以自主知識產權的射頻芯片,基帶芯片,定位算法,在同行中名列前茅。這次重磅推出的射頻基帶集成芯片,除了繼承中科微已有的成熟技術,還實現了多項技術的突破,包括一個芯片實現BDS(中國)、GPS(美國)、GLONASS(俄羅斯)三模聯合定位,六模(BDS、GPS、GLONASS、GALILEO、QZSS、SBAS)硬件的集成,連續定位實現極低功耗,實現更小尺寸封裝等,這些突破可以概括為:國內第一個北斗單芯片,國內第一個三模聯合定位芯片,低功耗北斗芯片,小尺寸封裝及模塊。
中科微總經理助理李曉江向記者介紹到,多模聯合定位已經成為國際趨勢。目前BDS(中國)、GPS(美國)、GLONASS(俄羅斯)三模聯合定位是國內最佳的多模應用,可以聯合三個衛星導航系統的六十多個衛星,同時為客戶定位服務,由于衛星數量多,密度大,被遮擋的概率大大降低,可見衛星數也比單模,雙模有成倍增長,極大的改善在城市中心地帶的導航定位體驗,是GPS時代走向GNSS時代的標志性轉移。中科微的單芯片在這一時代進步中,又一次走到了國內業界前沿。
中科微總經理助理李曉江同時表示,芯片的低功耗將是未來競爭的關鍵因素。智能設備的耗電過快已經成為消費者使用中反饋最多的因素之一。隨著物聯網技術的普及,智能穿戴設備的大行其道,對導航定位的低功耗需求更是迫在眉睫。相比國內其他廠家動輒60mA的電流消耗,中科微的單芯片功耗只有一半左右,可以在相同條件下延長電池設備一倍的工作時間,優勢十分明顯。中科微相信這顆芯片將會成為各類方案廠家,ODM廠家,OEM廠家的設計首選。
“這款芯片在硬件上集成了原有的導航射頻芯片和基帶芯片,解決了模擬信號與數字信號的干擾難題,增加了更多的電源管理功能集成,實現了低功耗、低成本,”杭州中科微電子總經理助理李曉江說。
中科微總經理助理李曉江最后強調,對北斗系統的支持,在中科微的單芯片中得到了充分保證。由于核心技術團隊自主可控,我們投入更多的技術力量做了重點突破,做了國外廠商不愿做或者不積極做的工作,確保了算法中北斗系統的性能穩定是多模算法的核心。中科微的芯片可以穩定可靠的工作在單北斗模式下,提供單北斗定位、單北斗授時服務,實現在戰略行業中的安全應用。中科微上一代芯片產品中已經有單北斗產品的銷售,新一代芯片將會繼續加強對我們自己衛星定位系統的支持,同時也會對北斗地基增強系統等北斗應用,提供定制開發服務,并歡迎廣大終端廠家積極加入合作行列。